往生淨土論講記學員心得

    往生淨土論造論者是世親菩薩。這部論典教我們如何念佛、如何發願往生是以修行為主的一部論典。淨土法門乃大乘法門。《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是大本《阿彌陀經》。

    念佛不只是口中念佛其實是用心來念佛,因為心才能夠觀。要觀極樂世界的正報,要念念不忘佛乃至菩薩,這都屬於正報身。佛之淨土,淨土是依報。不僅觀,還要發願求生該淨土。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壽佛、無量壽無量光。佛陀境界不可衡量,現象可量、性空無量。讓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能夠了解到佛陀的偉大,宇宙世界的浩瀚廣大及無量。  

    阿彌陀佛與華嚴經淵源很深華嚴世界也是成佛境界。《華嚴經講成佛的境界成佛境界是中道不二的法藏比丘發48大願由觀世音菩薩繼續佛位這學期剛好我也選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門課剛好可以將兩門課程做一個互相的了解及印證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理想世界常樂我凈。語言、文字都是權法,透過權法達於實法。執著特性會降低一點,因為我們知道無常,用無常去觀想的話,接受生、老、病、死。因緣法不斷在排列組合。我面對人生的態度始終抱持著一切隨緣,隨順因緣。

    惡因惡緣有雜染,要去沖淡。業力現前,強化我們的心,我們要勇敢的接受,才有改善的機會,也是逆增上緣。透過因緣不斷地變化,我們的心不夠清淨。佛陀引導我們帶業往生。穢土世界可以保持清靜的心。

    佛教的觀在觀正法,外道的觀在觀天界。修止只是止習了妄念,透過修觀才有機會向上。修止是把我們散亂的心能夠收攝回來。從止中能夠修成觀慧,止觀雙運。善因善緣是最重要。菩薩道悲智雙運,在世間要協助眾生解脫,要有世出的智慧、入世的慈悲心。

    我們要學習《金剛經》裡無所求的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努力在因緣上,因緣成熟時果報自然會形成。福報要善因善緣合和而成。我們要把不平等的心一直擺到平等的心。

    修行依著法。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功德莊嚴就是因為清淨。清淨是透過智慧而來。真理的現象本身就是無為法。接受不圓滿是智慧,對於無常我們要學會接受。對無常的現象是看不透的,只看到表象。佛陀法身就是無為。有為、無為法的區別,無法從道家的無為去理解佛家的無為。道家、儒家的思想都還屬於世間法。世間法怎麼可能從有為而達於無為,因為它沒有出世觀念。道家來有來世,就是成神、成仙,儒家完全沒有。

    佛法的有為、無為就是執著與不執著的問題。無為法是學著放下自性妄執而達於無為。凡有生有滅、有作有為、有果有因,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者都是有為法。在此非常感恩師父為我們解釋佛教的有為法、無為法,能夠讓我有正確的觀念去了解到說道家與佛教無為法的不同,所以平日要多聽經聞法,才能增長我們正確的知識及觀念,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現今是科技網路非常發達的時代,我們要上網查資料非常方便。但是更重要的是學習了佛法之後,對於很多資訊的正確性,我們有沒有這個智慧、能力去分辨及判斷,這是很重要的。

r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說阿彌陀經整部經的架構都建立在信行上頭這是我們首先要必須了解的一個觀念。所以《金剛經》以發菩提心為宗;而《佛說阿彌陀經》以信、行為宗

    經變圖就是經文變成圖像,根據經文畫成圖像。讓我讀起來《佛說阿彌陀經》就好像活生生的西方極樂世界就在我的身邊周圍一樣。師父在講解這部經時,讓我常常會想到要拿阿彌陀佛國土去跟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做個比較。

    原來在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三惡道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分連三惡道名稱都沒有連名都沒有就沒有實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鳥不是畜生的鳥這些鳥是化生是阿彌陀佛所化生出來的因為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的所以這裡是一個清靜的國土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的鳥是畜生道罪報所生的。娑婆世界是無常、不淨。從不淨、苦、無常到無我。娑婆世界是穢土。

  在《佛說阿彌陀經》裡面的畫面好美啊!雨天曼陀羅華是指整個空間不斷飄著花,24小時不斷不斷下著大白花、大赤花、小赤花,有白色、紅色,光說到這裡就可以想像在極樂世界裡面的意境是非常美的。迦陵頻伽鳥是抱著樂器的鳥八功德水是澄淨的是清冷的是甘美的、是輕軟的、是潤澤的、是安和的,除飢渴長養善根。八功德水充滿七寶池中。七寶池中的池底是金沙布地,池中有蓮花。池中的蓮花是大的如車輪非常大的。蓮花的光與色都是微妙香潔。

   佛說阿彌陀經》裡面的人物也是我們在研讀這部經所需要去了解的,要了解這些佛及菩薩他們是因為修了什麼而成就的?我們在看他們修行有成時,是不是應該更要去了解他們修行的過程?怎麼樣的修行過程讓他們能夠成就進而證得不同的果位?這一點可以提供給我們後世在修行的在家、出家人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們修行的精神。

    像舍利佛是聲聞眾裡的智慧第一;文殊師利是菩薩眾裡的智慧第一。同樣都是智慧第一,差別在於聲聞(阿羅漢)跟菩薩的不同。佛陀在世的時候就講因緣法。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

    佛教的特質是智慧門。佛教不共於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智慧。唯有智慧是佛教特有,佛法裡頭智慧所講的就是解脫。小解脫是解脫個人,自我解脫;大的解脫就是菩薩道,幫助眾生解脫到圓滿而成佛,所以說佛法如同大海。

    修行是要修到變成行,心要先修。先修正自己,之後根據正法來行。修行不是只知道道理而不去做,真正難在實行。光是一個改脾氣及轉心念也要花上好幾年的功夫及時間,這就是行。所以我們說修行就是先修心,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就是修行。

    我現在只要有空的時間就會拿起佛珠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有空時也很喜歡唸誦《佛說阿彌陀經》。很多人在生前都不重視死後去處的問題,總是避談死亡問題。這個死亡問題在中國人的眼裡更是一個忌諱。但我認為人生無常,每個人在此生都必須要歷經生、老、病、死的這些過程及階段,所以我們是否更應該要重視自己人生的死亡大事。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努力修行,每天老實念佛,祈求西方三聖諸佛菩薩在我往生時能接引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r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藏菩薩本願經學員心得

地藏菩薩祂的名號及特色德行是包容一切的不管是大地本身所生長的所有萬物及所有的一切也包含天地的寶藏。還有善類、惡類所有的眾生。地藏菩薩祂有非常大的悲願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祂透過生生世世如何的發願如何來度化眾生透過修養及戒定慧三學六度萬行讓祂產生這種發大願及大心的力量來幫助眾生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我們跟菩薩的差別在於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而已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提就是一種覺醒覺悟的心上求佛道一方面可以調伏我們眾生的煩惱還可以隨緣盡份來度化眾生從我們身邊的眾生家人同事、同學、師長開始做起不管過去累世是結善緣還是惡緣此生就是有緣才會相聚在一起所以我們要發出善念改變過去的惡緣更要與眾生廣結善緣不論是有情、無情的眾生。

此生能夠在台灣聽聞到佛法,我們更要珍惜及知福惜福。尤其台灣又是個宗教自由的國家,我們有多元的各樣宗教團體,任我們選擇及修行。

從去年唸誦地藏經迴向給生病的長輩朋友,剛好自己這學期也選讀了地藏經這門課來研讀。接下來又碰到長輩師姐身體不舒服,師姐被桃機三位往生者附身,我也在觀世音菩薩座前發願要念49部地藏經迴向給桃機三位往生者。當念到第十部完的時候,師姐親口告訴我她看見有十位無形的好兄弟從她的身體一個一個的走出來。我沒有想到只有憑著我的一顆救師姐的誠心就能夠幫助到她了。我不但幫了師姐也讓亡者能夠被超度,這對我來說:我的內心是無比的開心,能夠冥陽兩利、能夠幫助眾生。所以我覺得這段期間仙佛要我修習地藏經這門課。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除了聽經聞法開智慧之外,更要實用佛法去幫助眾生。利用佛經的念經及持咒都是不用花錢的方式,只要我們願意挪出時間來做,誠心及悲心的去念,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2019年的12月31日當全球還在歡慶跨年時,我則是一晚拼命念完三部地藏經,至今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現在我又有任務了,繼續拚第五部。

地藏經是孝經也是因果經我們修學佛法要有正知正見自己的見解千萬不能邪知邪見。要透過修行來了脫生死,則需要透過智慧才能解脫生死的問題。

人此生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很多人物的事情都再再的讓我們去體會到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是苦的、空的、無我的。許多悲歡離合我們都經歷過所以我們更應該體會到人生的生老病死苦事事都說苦不是佛教很消極,佛教也有樂受的部分,所以我們要悲智雙運。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要把握此世為人身的機會,好好的修行、行善積德、幫助眾生、懺悔反省改過自己累生累世所造的惡業,了脫生死。

 

ru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